春风拂面,翰墨飘香。3月5日至16日,文经学院以“学术+实践”双轮驱动模式,为书法学本科专业学子打造了一场多维度新学期启航活动。从全省联动的实践教学辅导到两场重磅学术讲座,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形式,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为培养新时代书法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实践筑基:全省联动铺就学术之路。3月5日上午,学院举办全省办学体系书法学本科专业实践环节及毕业论文教学团队研讨会议,确定了本学期指导方案和工作重点。在全省书法学本科集中实践环节专题辅导中,文经学院组建全省教学团队,针对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两大核心任务,通过“线上直播+线下研讨”方式,为全省学员解析选题策略、研究方法与成果规范。教师结合闽地文化资源,引导学员关注“地方书法史料”“侨乡碑刻研究”等特色方向,并现场展示往届优秀论文案例,助力学员在社会实践与学术写作中凸显福建书法特色,搭建从理论到实操的完整框架。
学术领航:双讲座解码传统与当代。3月12日和16日,两场学术讲座开启了文经学院书法学专业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福建教育学院许刘涵老师作《非中心叙事:明末至民国闽籍乡贤书法的审美张力》专题报告。许刘涵以地域文化视角切入,通过叶向高、许友等闽籍名家作品,剖析闽籍书画“边缘与中心”的审美博弈,揭示了地域文化视角下书法艺术的互动张力,并结合地方文献与田野调查案例,为学员的论文选题提供了“以小见大、以地窥史”的研究思路,鼓励学生立足福建本土资源,挖掘书法艺术的人文内涵。在“翰墨寻踪”真迹鉴赏环节,许刘涵携多幅珍藏的闽籍乡贤书法真迹现场展示,带领师生近距离观摩作品的笔法、章法与墨韵。作品集中展现了闽地书法的技艺传承,更透露出乡贤“以书载道”的家国情怀。
福建省文联兼职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邱守杰以《墨韵·文心·世相——关于书法艺术的当代思考》为题,开启第二场学术盛宴。邱守杰从“书法与时代精神共生”切入,结合数字技术、跨界艺术等前沿案例,探讨书法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路径。他提出“守正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魂”的核心观点,并鼓励学员深挖传统笔墨语言,关注书法在公共空间、新媒体中的表达可能。讲座现场,邱守杰还通过动态投影演示书法与AR技术的融合实验,引发师生热烈讨论。
育人创新:三维体系培育书法英才。2025年春季学期以来,文经学紧扣“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育人理念,构建“实践教学-学术研讨-文化传承”三维人才培养体系。新学期伊始,学院班子深入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福建省画院,争取相关机构对于毕业生加入省书协、建设书法学专业专家师资库、共同开展专业学生作品展和学术研究活动的支持。今后,文经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活动系统性与规范性,通过“全省联动、分层指导”的模式,确保实践教学与学术研究深度结合,为培养高素质书法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许刘涵《非中心叙事:明末至民国闽籍乡贤书法的审美张力》讲座现场

邱守杰《墨韵·文心·世相——关于书法艺术的当代思考》讲座现场

参加活动师生合影